远方无垠

红包到底是个什么包?



微信公众号:远方无垠






现在微信上天天都在抢红包,我很少抢,不想抢。这不是清高,而是觉得本来也没几个钱的事情,一哄去抢我也没感觉到多大的快乐,索性不抢了。当然了,谁要是单独给我发红包,而且这红包是可以放心大胆领的,不管多少,那我还是会下手的。 什么叫红包?其实现在有点模糊了。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司年终奖发的奖金,算是红包。托人办事也用得上红包,比如以前的人到医院去看病,有求于医生,就会偷偷塞一个红包,不过现在是禁止了。还有的公司红包发的比较诡异,用运钞车把钱堆在那儿忽悠人。企业发红包,总是觉得实物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这个乐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有人说,如果公司给每个人发五千块钱奖金,要是打到卡里,他就没什么感觉了。我要是老板,可能我就会告诉你,打到卡里是五千块,现金就是四千五百块,看你有没有感觉? 现在很多人做慈善也喜欢用现金。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是觉得现金看得见摸得着,比如对外说资助了一个人,做了什么善事,但这钱是直接划过去的好像就没显得有他什么事了,所以就喜欢用现金,愿意用大支票。慈善晚会上,就总有企业家举着超大的支票在台上晃来晃去的。 



移动支付刚出来那会儿,我不算是第一批用户。因为那一阵我还是喜欢用现金。带着现钱买东西有一个好处,就是用嘴巴谈不下来的东西拿现金就能谈的下来,这一点我屡试不爽。我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修电脑,老板一开始说没有四百块钱就不修,我说不行,我也没带那么多,就三百块钱,怎么谈都谈不下来。隔两天我又去了,只带着现金,先让他看到钱,拿现金往那儿一摆。其实都用不了三百块,二百四就够了。为什么?看得见,摸得着,把准备好的二百四往那儿一放,说这回出来就剩下这点钱了,然后把衣兜都翻出来,把书包打开让老板看,再凑上早上买包子剩下的五块钱,说:“老板您看我也不能都给您吧,回去还得有路费,还得吃晚饭,”所以这四十五块钱我又揣起来了。就这二百块钱您修不修?您要不修也就不修,我这就回去了。这个时候老板一看也就修了。所以,现金是有压力的,但有的时候也是诱发犯罪的一个动因。
 看到过一个新闻,有一个公司保安,每天押着钱跟出纳一起去银行,日复一日,都没什么事儿。有一天,他们出门比较晚,银行关门了,钱没存进去,保安就说:我家就住在附近,到我家坐会儿吧!出纳就跟着保安回了家。到家就出事了,保安一看那么多的现金放在面前,心想要是我把出纳给按了,这钱不就是我的了吗?临时起意,然后就犯罪了。后来案子破了,保安说:我就是 一时糊涂,财迷心窍,现在特别后悔。 



红包文化是从哪儿来的?可能最初还是从压岁钱来的。压岁钱在汉代就有了。有时候也会写成厌胜钱,或者压胜钱。对于古钱币比较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有一种钱币叫做花钱,上面什么内容都有,但不是流通的货币。压岁钱到了清朝,农历过年的时候,都是把铜钱编上绳子拴在墙角,小孩儿早上起来一看,墙角拴着个铜钱,这钱就是自己的了。这就叫压岁钱。
 到了民国的时候,压岁钱就开始往枕头边放了。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就有过这样的描述,说是钱晚上放在枕头边上,过一晚第二天早上就是你的了,你就可以随便花了。 但有些地方的习俗又有所不同。在我大概五六岁,有领压岁钱记忆的时候,过年跟爷爷奶奶领压岁钱是要磕头的。印象中,那时候磕个头顶多也就五块钱。压岁钱文化,在民间由来已久,但是这些年越来越变质了。现在的人给孩子压岁钱,从几千、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的都有,但一定不是他爸妈给的,而是有求于他爸妈的人给的。 



红包文化中还有一类就是婚庆。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送的东西都是《毛泽东诗选》、毛主席宣传画像等。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结婚也都送礼,送的就是暖壶、脸盆、毛巾等。九十年代,送毛毯、送大米、送鸡蛋的都有。越到后来就越简单了,直接给钱。 



中国人的事情有意思就在于,红包文化一定跟着一个白包文化。过去,人去世了出殡,前面总有一个撒纸钱的。据说撒纸钱是一个技术活,要事先把纸钱叠好,叠成团状,都揣在包里,走到路上的时候,走一段撒一段。解放以后,就不允许了。现在撒什么呢?有的地方是撒硬币,比如北京。白包就是给开出殡车的司机送的烟酒,给司机送了白包,一路上硬币该怎么撒司机会给你指挥,要是经过路口、过桥,司机就会喊撒。路上也全都是捡钱的,还有专门的工具,听说北京八宝山那条路,每天都有人守着捡钱,但因为有很多人一直在那儿捡钱,所以这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中国人在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都愿意给点钱。以前有个词今天已经不说了,字都几乎不写了,叫赙仪,就是丧葬金。以前的人写讣告,最后一句通常就是“谢绝赙仪”,就是谢绝礼金的意思,表示这个人比较高洁,一切从简。今天看不到了,大家都是有钱捧个钱场,没钱就别来了。其实不管是红包文化,还是红包文化延伸的白包文化,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是变成一种畸形的文化这事就恶心了。

评论

热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