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无垠

别怕,是孤独呀


微信公众号:远方无垠





孤独,这是我一直想要好好写的一个主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保持独居的状态,每天待在家里写稿、看书、吃饭、睡觉,很少与外界联系。每天打开手机和电脑看到的所有信息背后,隐约都会听到一个孤独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些看起来热闹的发烫的信息当中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无法解释,只是隐约觉得,在匆忙的城市里面一直都有一种长期被忽视、被淡忘,潜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孤独感。

 

我尝试过用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这些信息,不论是非对错,只是去尝试找寻那种隐约出现的声音。

 

然后,我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处于孤独中时发出的声音。比如当看到手机微信朋友圈、微博、Instagram、Facebook每个人发布的动态时,我感觉到发布者的孤独感。在那个时刻他们是想要找人对话、找人分享,但是他不知道该找谁,所以广撒网,希望引起关注,希望有人跟他对话。

 

其实孤独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孤独不好,其实是因为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其实正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跟自己好好相处的人,基本上也很难跟别人相处。你无法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会有强烈的空虚感,这会让你的内心出现一个声音:“我是孤独的,我要去打破这种孤独感。”其实,想要快速的打破孤独这件事本身,就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想起柏拉图的一本书《会饮篇》,书里有一个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寻找另外一半,却不一定能够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另一半并不是今人狭隘观念里面的男男女女,而是指一种精神意识。


有时候你以为你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永远都找不到。柏拉图的这个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是最不爱谈论孤独的。儒家文化所谓的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其实都是在阐明一个生命个体在生下来之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所以人是不能谈及孤独感的。要是你感到孤独,在儒家文化当中,就表示你不是一个完人。儒家文化认为如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关系里,你不应该有孤独感。

 

“我很孤独”,这句话基本上可以断定触怒了儒家思想文化。在我的青春期阶段,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在跟父母对话的时候,因为他们在说什么我完全听不懂,我说的话他们也没法理解。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听父母的话,或者他们听我说的话好像都没问题。可是在我上中学,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会悄悄读一些书、听一些歌、看一些电视剧,却不敢跟他们说。我忽然之间似乎是进入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完全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感受不到这一切。

 

有一天我试着打破这种禁忌,在看到我妈似乎心情不错的时候,走到她旁边问她“妈,我是从哪儿来的?”我妈只说了一句:“生出来的。”我还算知趣,知道如果再继续追问,我妈肯定不会继续搭理我。

 

其实,那个时候我不是在问我们的身体是从哪里来的,而是在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在问关于生死的问题。

 



这是在生命当中最早的关于孤独感的询问。正因为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但是被立即切断了。

 

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我们传统的亲子教育当中,其实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爸妈则有事没事就吼一嗓子问我在干嘛,或者叫我出来做点什么。他们永远不会认为孤独是重要的,反倒是觉得孤独十分的危险,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在房间里面干什么。

 

对于青春期的我来说,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跟自己独处,或者是在一本父母会禁止的“闲书”里摸索人生。但是大人却会在门外猜测着:这个小孩儿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张爱玲在她的书里说过一个有趣的事情。她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当中,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如果你不把大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干坏事。小时候有住在小镇或者农村经历的人,应该会有串门儿的记忆,大家互相串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隐私,要去朋友家还要提前发个微信或者打个电话问:“我现在方不方便来你家?”以前的人根本不会问。我记得以前小时候住在四奶奶家里,每次有亲戚来找四奶奶时,从百米远的马路对面就开始喊,一直叫到奶奶出去,把他们接进门。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也根本就不注重私密性。比如小的时候我们写日记,东藏西藏生怕被父母发现,而万一被发现了,父母看到我们日记里的小秘密也是劈头盖脸一通骂,我们只能在旁边低眉顺眼的站着听训,完全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尊重隐私。所以,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所谓的孤独感。

 



时至今日,如果孤独感依然是不被大众所接受和了解,如果个人的隐私可以被公开,任人指指点点,这就表示儒家文化还是无远弗届。在欧洲社会里,几乎很少看到个人隐私的公开,这表示的是欧洲人对于孤独、隐私的尊重,以及对于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是非常清楚的。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求每一个人承担自己的孤独。

 

在中国社会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孤独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害怕孤独。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感当中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我们害怕孤独,所以我们不断的去宣示:我不孤独。

 

儒家思想一直歌颂的是群体文化。倒也没有说歌颂群体文化不好,事实上儒家思想是以农耕为基础的,这是和群体紧密联系的。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都在遵守同样的规则,社群才能具备生存的条件,特别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的行为,其实是在破坏群体,所以势必会受到群体的斥责。


 


五四运动是近代社会重要的分水岭,这其实是代表着人性的觉醒。它所探讨的其实是人性价值的改变,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对抗儒家文化、对抗群体。

 

鲁迅是“五四”时期重要的小说家、革命家。他的《狂人日记》、《药》等系列作品,都是在触碰传统社会压抑下的孤独感。他的散文更是十分的明显,比如用孤独来作为主题的《孤独者》。鲁迅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这种孤独让他逃离群体,所以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文学家、革命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维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维持自己的孤独感。

 

在中国文化史中有哪些圣贤是鼓励孤独的吗?幸好,我们还有老庄。老庄是很鼓励个人孤独思想的。在庄子的哲学里明确的指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意思是说一个人活着,孤独地跟天地精神对话,不是跟人对话。这是儒学传统当中的异端,但是这个了不起的声音一直没能成为正统,只成为了文人墨客在失意、遭遇政治挫折而走向山水田园时心灵上的潇洒而已。


 


在儒家文化当中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现象,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美如果加上了特立独行,就会变成犯罪。比如不管是军队还是监狱,第一个要除去的就是头发,就好比是神话中大力士参孙,一剪了头发就没有力气了,头发是一种象征物,是人在追求自由时最微小的表现。在清兵入关的时候,有个公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头发竟然跟头已经有同等的重要性。

 

这也说明的是当群体思想已经大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因为在群体规则当中,特立独行等于大逆不道。

 

其实从一个成熟化的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应该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个特立独行都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一味压抑的时候,人性就无法彰显。我们贡献自己的能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中的多元性牺牲了。

 



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进行补充: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令人发慌,孤独却是饱满的。李白《月下独酌》里,他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非常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着他一起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

 

所以,孤独其实是一种福分,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越是不想孤独的人,越是会想要到群体中去寻找慰藉,然后放弃孤独,但这也会错失你苦苦寻觅的另一半自己。有的时候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人来人往,觉得城市简直比想象中的荒原还要萧索,每一个人靠的那么近,但是完全不了解彼此的内心,跟孤独是处在一个对立的位置,这是寂寞。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