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无垠

历史上没有真相



微信公众号:远方无垠






很多学者都自称会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也总是说历史有真相或者是趋于真相。但实际上历史老师更应该告诉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不是真相。因为历史的真相我们已经无从考证。
 史学家、历史老师总是会拼命的告诉学生历史的真相,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来的?是读书。他们认为自己读的书比别人多,所以就能告诉别人历史的真相。可事实是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一定有记载失实的。 “司马光砸缸”,这是小学课本上就有的内容,人尽皆知,说是司马光机智过人,在紧急情况之下能够想到砸缸救人的办法。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老师研究司马光好些年了,几年前上《百家讲坛》的时候还特别讲过司马光的历史。后来有人问她司马光砸缸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她说是真的,因为《宋史·司马光传》上有记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救。”这记载有问题吗?有问题。 这里说的是瓮,不是缸。 



司马光那个年代有缸吗?那个时候能烧制缸吗?宋代的时候器物制造技术有限,还烧不了缸。缸不是瓮,瓮的烧制方式比缸要简单,所以从战国到汉代的时候大瓮随处可见。为什么缸不好烧制,瓮却好烧?这是取决于陶瓷的应力。瓮是收口的,烧的时候应力没法释放,所以能够保持住造型。缸是敞口的,陶土一烧,应力释放,就会开裂或者变形,根本烧不成。这是器物学的常识。
 所以,我们常见的水缸既不是陶器的,也不是瓷器的,是一种叫石器的特殊瓷器。要想烧制这样的瓷器温度条件要求非常高,宋代的技术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瓷缸是从明代才开始有的。 考古有记载, 明朝中期时候烧造的龙缸全部都碎了,现在景德镇出土的大缸都是修复拼接的,并且体积容量根本不可能淹死一个7岁左右的孩子。 



按照我们今天7岁小孩儿的人均身高,差不多是一米二上下,古代人营养不好,身高可能还低一些,所以大概也就是一米一左右。但是现在考古看到的最早期的缸,深度几乎没有超过九十厘米的。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意会“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真伪了。
 不过也可以想一下,宋时期的缸,即瓮,有没有可能淹死一个孩子?瓮确实是有可能的,比如栽跟斗掉进去,“一儿登瓮”,推测应该就是脚踩在瓮的边缘上,脚下打滑掉进去了。但理论上讲是不太可能像倒栽葱一样掉进去的。 但是这些都不算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典故里蕴含的道理。 史书都是后人修编的,尤其唐朝之后的史书都是官方修编。比如《宋史》就是元朝的时候才编的。据说一开始修编历史,元朝的皇帝总是不满意,所以一直在拖延,到了元末,《宋史》才算是修编完成。但这个时候已经是至正年间,也就是公元1345年。司马光出生是在北宋,他7岁的时候,距离1345年已经是过了三百多年了。要是三百多年前的事全部都是真的,那不就相当于说今天看到的清朝历史也全部都是真的了。 



史书上的记载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司马光这个事情也不一定真的就发生过。也有可能确实有这样的一个事情,但是未必是发生在司马光的身上。
 在历史上司马光的正面评价很高,史书上谈到司马光几乎都是溢美之言,“七岁凛然如成人”这话就属于溢美之言。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7岁孩子,要是说这个孩子跟小大人一样的,说话十分老成。这基本上也就是一个短暂的感觉而已,毕竟你要是跟这个孩子按照完全成人化的方式聊天,他肯定是没法应付的。而在古代,其实也一样。
还有很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比如说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非常珍惜时间,他每天睡警枕。所谓的警枕就是锯一节圆木,两头都挂上铃铛,头枕在上面睡觉,睡的沉了,头稍微一动铃铛就会响,人就醒了,然后又赶紧干活。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也没法求证,但它说明的是司马光很珍惜时间。 那司马光砸缸这个事情又是想说明什么呢?说明司马光从小就有很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大多数人都是顺向思维,人掉进缸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出来,但是司马光看捞不出来,就立马想到把缸砸破。他用逆向思维,在生命和财产之间选择了生命。 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我们基本都做了归类,这种归类都是脸谱化的。史籍上看到的司马光全是正传,是个好人,那就要把各种优秀的品质堆叠在这个人物身上。相反地,还有奸臣传,这些就是坏蛋,所以就要把坏事往他们身上堆,证明这个人是坏人。 



比如唐朝时间的酷吏来俊臣,关于他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朝野佥载》里。“朝野佥载”意思就是把朝廷跟民间的事情全部都记录下来。这本笔记小说里面几乎都是关于鬼狐的故事,但这本原书并没有被留存下来。第一次把它记录下来的是宋初的《太平广记》,但是宋代的版本在今天也找不到了,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版本。而这个时候距离来俊臣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
 古籍版本在增补修订的时候,每一个编者都可以进行删减、修订,也没人能管的着。如今的出版业也是一样的,一本书经常修改,再版的时候多半都会有增减。要是时局有变化,还可能会修改某些内容。 所以,八百多年前的一个版本,根本不知道到底增减了多少内容,所以里面记载的事情会是真的吗?何况那是当时朝廷的一个笔记小说。跟我们现在的电视剧一样,能用它来证明历史吗? 



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在乎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比如说成语“凿壁偷光”,这故事是出自古籍。但是到底有没有这些事情呢?“凿壁偷光”我觉得有点不靠谱,古时候的灯火本来就很暗了,再想着隔墙挖个洞借光看书,这怕是眼睛要看瞎了。但是“凿壁偷光”说的是古时候人的苦读精神,我们并不需要去在乎这个事情的真伪。
 现在喜欢读历史的人更多了,这是好事。正史一共有二十四史,现在是二十五史,要是算上清史,有二十六史了,再加上民国史,了解历史是很不错的。但要想完全了解历史,野史也得看,其他的像是笔记小说也不能错过。我们要去看的其实就是这当中存在的道理,而不是事情本身的真伪。 以前的学者基本上都是考据派,都是依靠书籍之间的关系来证实历史的存在。“乾嘉学派”以后,西方观念开始慢慢的进入到中国,这就是考古。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就有“考古”这个名词了。只不过宋代的考古更多的还是考据。 如今我们的考古,是西方考古学的方式,就是以物证史,也就是说要想证明某个事情就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物件存在,要不就没办法证实。 



前人走过的路,要是不多加小心,我们就可能在前人栽跟头的地方继续栽跟头,所以,有史观的人眼界是比较宽的。历史就是让你看的更远,你回过头能够看到多远,你脚下的路就能走多远。
 不过每个人对于历史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琢磨一辈子就想知道历史的真相。但这其实也是一个歧途。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历史,不管他多么努力认真。因为这是由历史跟时代文化来决定的,不是个人的努力可以决定的。 有的人会认为我多读点书,多找点证据,就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寻找到历史的真相。但是,历史的大真实确实有,小真实就很难保证了。因为历代编史书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史官们编史书还一定要得到朝廷的认可。比如说《辽史》,宋朝人想要修史,但是修订了两回都没成,主要是觉得被辽国欺负的厉害,不能把他们往好了说,最后就没修成。到后来还是元朝人把《辽史》跟《宋史》一起修订出来的。而元朝跟辽朝之间隔了几百年,再加上一些偏见,《辽史》至今都被认为是讹误最多的正史。
 
那么现在对中古史应该怎么判断?总体的方向应该是,中国历史的总体趋势是真实的,但是具体到个人身上的事情就难说了。比如武则天,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历史朝代对她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史观不一样。 如今对社会学进行分层的时候,我们是把文学跟史学归到一类,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含有大量的文学描写,所以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
 如果具备有史观,就算是看历史小说或者古典文学作品甚至是电视剧,也会有一些新的体会。

评论

热度(9)